查看: 375|回复: 0

[IT业界] 那些冲向互联网的运营商敢死队——咪咕善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4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从产品业务基地到专业公司,中国移动的互联网业务在探索新的成长模式。其中,咪咕善跑的发展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1472968874807.jpg

  有一位知名的互联网人士,曾在中国移动溜达过一圈,离职后如是评价:"以前有很多想法和思路,就是没钱,做不了;于是去了运营商。结果发现运营商里除了钱多,什么都没有。"

  随着时间的推移,眼见着互联网快速发展,行业内持类似观点的人已经越来越多。

  运营商在学习互联网技术、倡导互联网创新、弘扬互联网精神的同时,越来越真切而痛苦地感觉到:自己的机体里缺乏互联网基因。

  无论是内部管理机制,还是外部舆论环境,无论是对事还是对人,经过多年多轮的尝试,运营商始终没有找准互联网的感觉。

  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不看好运营商能转型成功,或者定位只做管道,或者干脆举旗投降,敬而远之。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移动还没有完全放弃,这些年,陆续成立了十几家专业公司和机构,试图以全新的机制,结合中国移动的资源优势,向互联网的阵地发起新的冲锋。

  就像在真正的战场上一样,有人英勇有人懦弱。

  有的机构,筹备时要人要枪折腾半天,真需要他冲上去的时候,却发现他仍然后方"练兵";更有甚者,仗着自己受宠,抢了别人的战利品去邀功请赏。这样的现象,导致不少人对移动的专业化尝试,持怀疑或者负面的态度,认为专业化就是一场闹剧。

  但是,移动的专业机构里还有很多勇士,厉兵秣马,整装待发,以敢死队的心态,义无反顾地向互联网的阵地发起冲击。

  或许,这也是传统运营商向互联网的最后一次进军了。所以他们冲出去的时候,就做好了回不了家的心理准备。

  我主动想写这个系列,既是想记录下运营商曾经的努力,更是对敢死队员们的那种敬意和支持。

  梦想、情怀、激情、奋斗,这些我们有过,至少曾经有过,值了。

  从游戏基地到咪咕互娱

  (1)2009年的时候,中国移动创立的梦网正在悄然进行大转型,当时还很少有人嗅出其中的变化。

  在梦网之初,业务提供方(Content Provider,简称CP)是通过服务提供者(Service Provider,简称SP)来提供业务的,运营商与SP结算,再由SP和CP进行分成。在这条价值链中,SP和CP都是外部合作伙伴,各有侧重:前者侧重提供技术对接和服务能力,后者则专注于内容的提供和运营。

  2006年在四川成立了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在价值链中扮演着超级SP的角色。无线音乐基地直接对接内容提供者甚至音乐创作者,借助提供音乐产品和服务体系的机会,对音乐产业业务的全方位渗透。经过几年的运作,无线音乐基地逐渐成了中国音乐文化产业名副其实的"梦工厂",成为运营商经营互联网业务的成功案例。

  无线音乐基地的成功运作,不但拉动了信息消费,给创作者直接带来巨大收益;同时还让中国移动在无线音乐领域占稳了脚跟,这对今后的互联网布局大有益处。

  除此之外,直接和CP签约,短路掉中间环节,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对于一些相对成熟的业务来说,创新试错的阶段已经过去,剩下就是运营,而这本是运营商的强项。因此从合作业务到自有业务,建立全国集中的业务基地,这种模式迅速在中国移动推了起来。

  互联网企业靠什么赚钱?除了后向收费做广告之外,游戏是绝对的现金流,因此在进行互联网布局的时候,一定会将游戏业务纳入进来。2009年,在江苏移动成立的无线游戏基地,就是准备循着无线音乐基地的路走下去。

  (2)所谓事非经过不知难,真正做起业务来,才会感受到自身的不足,以及体制的约束。

  无线游戏基地刚成立的时候,曾致力于开发网络游戏。我曾经问过一位员工:"你打过什么网游?"他说正在学习别家的游戏。我又问他,你的领导有没有没有玩过网游?他说,我的领导很重视这个项目,一直在帮我们争取资源。

  我笑了,如果游戏基地的领导和同事对于网络游戏没有体验没有感觉,那么凭什么对自己的创意有信心,认为能吸引玩家参与?对于资源的使用和分配都是传统模式,拥有决策权的人没有深度体验,不了解玩家心理,又如何确保决策正确?

  后来中国移动对增值业务进行全面清理,虽然自有业务受的影响相对小些,但对无线游戏基地来说,刚刚成立不久就遇到产业调整,确实是命不好。好在游戏基地的同志们没有气馁,借助中国移动庞大的客户群和既有服务基础,以"代收费"为主要手段,逐步扩大用户规模和行业影响力。

  09年时的游戏还比较传统,手机只是载体,营收方式也是以包月为主。后来百宝箱业务(K-JAVA)发展迅速,运营模式也越来越灵活。而2011年开始,在安卓上开发的无线游戏快速发展,游戏基地的业务规模迅速增长,如今在线游戏数已经从最初的3000多款,增加到将近3万,每月的活跃用户数也早已破亿,即使自己开发的游戏产品没有大卖,光靠代收费带来的收益也足够让人眼红了。

  (3)2014年底,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率领原来隶属于省公司的五大内容基地一起实施公司化改制。

  咪咕文化负责中国移动数字内容领域的产品提供、运营和服务,下设咪咕音乐(原四川无线音乐基地)、咪咕视讯(原上海无线视频基地)、咪咕数媒(原浙江无线阅读基地)、咪咕互娱(原江苏无线游戏基地)、咪咕动漫(原福建动漫基地)5个子公司,统称"咪咕公司"。

  作为五大基地的"领导单位",咪咕文化将自身定位为"小总部",一方面指定公司的整体战略,扶持重点产品;另一方面整合各子公司资源,通过协同形成合力。而刚刚完成更名和组建的"咪咕互娱",恰好找到了一个新的机会,这就是如今鼎鼎大名的"咪咕善跑"。

  咪咕善跑,好时机,好寓意

  (1)最开始是自主研发手游,并未获得想象中的成功;随后通过代计费方式为游戏公司服务,虽然营收情况不错,但是咪咕互娱已经看到了其中的危机。

  首先,是代计费模式的生命力问题。在支付渠道相对单一的时代,通过移动公司代收费,是互联网企业前向变现的主要渠道。实时扣费是很多游戏公司梦寐以求的能力,用户冲动消费时如果扣费不及时,交易很可能就会被取消;而运营商提供的代计费方式门槛相对低,扣费实时性强,成功率高,因为非常受欢迎。

  正因为这是一块肥肉,因此无论在运营商内外,代计费都是被多方争夺的利益。以前都是一家人,如今分家了,这种合作关系能维持多久?况且还有中移动旗下还有互联网公司等,也有类似的能力和理由做代收费,政策饭虽然好吃,但是饭碗随时可能被抢走。

  其次,移动支付发展迅速,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迅速普及,让运营商的代计费遇到强有力的挑战者,压力大到三大运营商结盟来应对。2015年6月,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旗下游戏运营公司联合360、百度、小米等15家手游和渠道公司宣布成立"阳光手游自律联盟",并发布《APP应用内计费规范倡议稿》,还开发了融合计费SDK,全面支持三大运营商的话费支付,实现一点接入,全网覆盖。

  第三,通过几年的运营,咪咕互娱深切感受到:单靠游戏公司和客户使用运营商的计费能力,虽然看似用户数很多,但是黏性极低。如果没有几款好产品把客户真正留下来,靠代计费积累起来的用户规模、营收数据,随时都可能化为乌有。

  正是靠这种危机意识,催生了咪咕互娱从游戏走向体育,把一个小游戏玩成了"大GAME"。

  (2)体育产业是风口,既有国家政策扶持,又有非常好的群众基础,因此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细分领域。"游戏"的定义可大可小,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英文就是"Olympic Game",所以开发运动类的业务,咪咕互娱认为非常契合自己的定位。从布局来说,从单纯游戏跨到体育产业,是非常有眼光的。

  在此之前,运动类的应用和业务已经很多了,跑步类的咕咚,健身类的KEEP,都发展得非常好。这对于新进入者来说,一方面能够借鉴先行者的创新经验和失败教训,同时又要想办法去赶超这些领跑者。经过内部的讨论和分析,咪咕互娱决定从跑步软件入手,这就是"咪咕善跑"的来历。

  人家咕咚从2010年就开始跑了,悦动、悦跑等也都做得不错,善跑凭什么立足?最核心是O2O。具体来说,就是用线上APP为载体,融合运动、公益、娱乐、赛事;线下打造马拉松、越野赛、欢乐跑等赛事。在寻求业务差异化的基础上,再结合中国移动的用户资源和管道优势,也许真能跑出一条出路来。

  (3)咪咕文化视咪咕善跑为重点产品,倾公司之力进行宣传推广,并以此为龙头带动其他业务。在宣传方面,每次善跑组织的线下活动咪咕文化都积极参与,利用自身的影响力扩大活动宣传效果。在资源方面,咪咕文化与省移动公司协商实施流量减免、赠送、营销等行为,吸引客户参与。而且,咪咕文化还尝试将其它分公司产品和善跑活动整合,试图发挥出多业务多产品之间的协同效应。

  相对于以前的数据部,咪咕文化这个新总部表现得更积极,行为也更加务实。在成立不久,咪咕就提出要大力发展"两非"收入,就是"非移动话费代计费收入"和"非传统模型收入",这种思路无异于是在破釜沉舟,有了断奶的勇气,抛开救生圈,才可能真正学会游泳。

  作为专业公司,咪咕积极地投身互联网,试图建立新的体制和运营模式;然而不可避免地会与中国移动的传统体系发生冲突。有人认为咪咕现在就是烧钱打自己的名声,虽然折腾得厉害,但是产生不了多大价值,因此对咪咕的行动和做法指指点点。即使态度上支持,那冗长的流程、保守的观念、僵化的规则,以及在财务营收方面的计较,还有无穷无尽的推诿,都让人发狂。咪咕一边感受着互联网的激情与畅快,另一边又要老气横秋地以运营商思维与内部协调。

  (4)咪咕绝大部分员工来自于中国移动。换了办公地点,换了工作环境,很多人有脱胎换骨的感觉;但过多的运营商基因让咪咕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成长中的咪咕,也在反思自己的不足,自省可以改进的空间。

  比如,简单地将营销替代运营,造成资源的投入产出比不足。运营商是土豪,不像创业公司那样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目前咪咕的产品运营还不够,吸引来的用户黏性不足,如不尽快把产品做起来,这些客户随时可能流失,甚至是快速地流失。

  再比如,习惯于做“增值业务”,对“互联网业务”缺乏理解,与真正的互联网企业相比,产品方面的差距依旧明显,甚至有扩大的趋势。在现实中表现得是“自嗨”有余,放在市场上实际竞争力不足。

  看到了不足,发现了问题,就快速改进,这才是真正的互联网速度,希望专业化之后的咪咕能做得好一些。

  结语

  虽然很有很多问题,但与自身相比,咪咕进步得很快。小小的善跑问世一年多,已经出现在了各大运动APP的前十排行榜上。除了咪咕善跑之外,咪咕影院、咪咕阅读也在各自的垂直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战绩,其他新产品也在不断涌现和发展,洋溢着青春和创新的气息。

  善跑,这既是咪咕一个产品的名字,也是咪咕的理想。

  【钛媒体作者介绍:宁宇,微信公众号:尚儒客栈(CMCC-ningyu)】
温馨提示:
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QQ/微信
550155781 周一至周日:09:00 - 22:00
十五年老品牌,学习网上创业赚钱,首先众创云课,值得信赖!
众创云课 版权所有!

本站内容均转载于互联网,并不代表众创云课立场!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小黑屋|广告服务|加入vip|APP下载|手机版| 众创云课

GMT+8, 2024-11-30 18:32 , Processed in 0.205868 second(s), 3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